本Script功能提供瀏覽字級大小的變更,若您的瀏覽器不支援此項功能,也不影響你閱讀本網站資訊。

每日金句:

佇基遍,暝時佇夢中,耶和華對所羅門出現,上帝講:『你愛我賞賜你甚什?通對我求。

<列王記上3:5>


網站訪客:

烏日教會沿革陳生明寫主後一九六零年

主後一九六0年
長老 陳生明寫  (民國四十九年八月十日)

本堂會起初是台中柳原教會之支會,奈因當時無正確的紀錄可稽,所以關係本教會設教沿革之詳細就無法獲得。幸好後來本人由母會元老長執王便郎長老之手冊所記錄及其口傳,並本人之記憶來寫『本教會設教沿革事實』大約如下:

一、日據時代住烏日庄之信徒,於星期日(禮拜日)都要往台中大湖禮拜堂(就是現時之柳原教會)做禮拜敬奉上帝,全守安息,當時交通甚然不便,信徒皆是帶飯包,穿草鞋用步行去台中做禮拜,無嫌艱苦,其信仰誠堪欽佩。

二、大湖教會先在四張犁稅厝設福音堂,佈道傳福音,因為在四張犁設教會無起色,然後於主後一九一0年(日據時代:明治四十三年)即民國前二年,也就是宣統二年,庚戊年四月二十日,由四張犁遷移烏日庄頂街,就是本教會之北頂,大概是現在村民(葉祥先生之自宅附近)稅店做福音堂,而敬拜上帝,自此本教會成為柳原教會之支會,在經過二、三年。

三、主後一九一四年(日據時代大正三年)即民國三年甲寅年,本教會執事林輝熱心捐募款項買收土地,獻作禮拜堂之用地。就是現在禮拜堂之後面,他親手築造一座竹甲棟的葺福草的房屋,充為禮拜堂及宿舍(故林輝執事是一位鑿竹甲棟的師傅,也就是現時會友林坤叔之父親,林添丁之祖父),自此由台中母會派定長執或傳道輪流來教會做主理主持禮拜,領導會友敬拜上帝,當時受派來會人士芳名大概如下:尊稱省略:「周阿頭、吳兆祥、陳闖、賴文尚、汪培英(傳道師)、賴臨、黃氏桃等。」


附註:

(一)賴臨先生後來有做傳道師,就是賴仁聲牧師之父親,也就是本教會現任林瑞岩執事娘:賴春英女士之伯父。
(二)黃氏桃是住烏日鄉學田村下馬厝,是陳爾修之叔母,她為改阿片煙,在彰化醫館得著道理,後來有決心入台南婦學,卒業後做女傳道,在台南方面各教會做工或台南新樓醫館或彰化醫館她也曾有做工。

四、主後一九一六年(即日據時代大正五年)就是民國五年丙辰年本教會執事林輝提倡要擴大禮拜基地,就喚起當時會友關心及奉獻,決議本會會友樂捐一筆款項,再向本會林政坤執事買收其既有土地貳筆,獻予教會作禮拜堂基地,也就是本禮拜堂前段土地,會前買的共有三筆土地,是本教會全部土地。

五、主後一九二一年(即日據時代大正十年)就是民國十年辛酉年,得當時會友潘慶仁先生(是大社教會會友搬來烏日作醫生,是一位限地醫,乙種醫師)歡喜奉獻壹千元(當時通稱壹擔錢,是非常多數非常大筆)供為新築磚造禮拜堂之用時,林輝執事及林振坤執事及會友皆受感動,如林輝、林向、張醜夫婦其他尚有一、二位姊妹,甘願將他等所積蓄多少錢,是要做終身之棺材本的款項也提出來,又當時其他之會友也踴躍奉獻。如本教會出身頭一粒菓子黃氏桃女傳道,也由遠方南部寄回款項來奉獻。如斯所得款項不明其數目,就興工建築磚造,一大棟堂鴻的禮拜堂奉獻為聖殿,自此由傳道局派第一位傳道潘金聲先生、第二任傳道李炎先生、第三任傳道洪化枝(又名洪育、號瑞生)如此經過不知各任傳道師在在幾年教勢如何,沒有紀錄取查就無法獲悉。總是據傳(鼎力的潘慶仁醫師居喀哩)教會失了經濟力,後來連教會之棟梁林輝及林振坤兩位執事死了之後,無後繼者教會就漸漸衰退,甚然悲慘至極。

六、據傳大概是主後一九三五年(即日據時代昭和十年)就是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年,有一位黃氏桃自南部退休傳道之職意欲回鄉養老安居時,看本教會小厝破壞、牆籬倒壞、不成體統教會荒廢令人難堪,尚且林輝執事及林振坤執事兩人前後受主揀召別世了後,教會無人管顧,甚至將教會小厝貸與一位未信者,當地農夫廖連旺居住,又在禮拜堂內築豬舍養豬,教會罕古未有之荒廢慘淡至極,為此阿桃姑傷心流淚慘悽祈禱一場,然後向母會任職會稟請:『為復興烏日教會,甘願犧牲為主做工,不領薪金奉獻本身來住本會做一個顧禮拜堂的女婢,並請母會重新再派定長執牧師傳道等輪流來會協助為主做工。』於是母會劉振芳牧師及各位長執正在為烏日教會微微不振而擔憂,誠為憂頭苦面無法可施之當中,甚至有提倡要廢止關門大吉,接著黃氏桃如此稟請喜出望外,即准黃氏桃來住烏日教會,立即派人向廖連旺討回教會小厝交與黃氏桃管顧。於是黃氏桃來住本教會之後,極力鼓舞母會女信徒奮起協助復興烏日教會工作。上主幫助得著,朱長老娘施圖長老娘、賴其昌長老娘、甚姑仔、阿仔嫂、瓊玖先生娘、王經南先生娘、彰化王光但長老娘等讚同,常常撥駕來會幫助或做訪問隊下村去訪問會友及個人佈道、勉勵等,又母會常派朱長老父子、王便郎長老父子、陳永長老、張農長老、蔡裕長老、賴其昌長老、賴松執事、王寬和兄弟、萬福兄弟等輪流來會主裡領導會友敬拜 上帝。如此繼續數年。

七、幸遇中國有名佈道家宋尚節博士來台中柳原教會開奮興大佈道後中部各教會接受聖靈,信徒奮起為主做工,大概是主後一九三六年(日據時代昭和十一年)就是民國二十五年丙子年,母會會友劉全泉弟兄及瓊玖先生娘來會鼓舞主日學引導會外會內之小孩子敬拜上帝,不久就共同奉獻一台小風琴,就是現在本教會之風琴,於是本教會主日學之創始即使陳生明擔任校長,後來得著彰化醫館「安姑娘」之贊成,她體貼本教軟弱,歡喜以私財雇庸陳瓊玖先生娘及彰化醫館看護婦小姐數名輪流,每禮拜日一名來會幫助瓊玖先生娘教主日學,其人士就是陳阿招、洪阿份、陳淑琛、陳寶華等四位小姐。


主後一九三八年(即日據時代昭和十三年)就民國二十七年戊寅年,蔡裕長老夫婦及子女全家六、七名獻工來會擔當主裡六七個月之久,蔡裕長老夫婦輪流作主裡,長女霓仙小姐專任彈琴,其他子女參加禮拜,致力於訪問會友、培養信仰等。另外有一位大社教會潘舜卿長老也常常跟蔡長老來會做工。又蔡長老極力提倡改築小厝、整頓教會,準備可聘傳道先生主持牧會,幸蒙黃挨命牧師贈送清水教會之舊材料一批,蔡長老奉獻壹百元、溫才獻五拾元、陳生明獻五拾元、黃氏桃往南部各教會向她之知己做私人募捐,得著七、八百元,柳原教會補助壹、貳百元合計壹仟二、三百元,王俊郎長老設計、溫才及陳生明督工改築小厝,台南楊雲龍先生媽及劉瑞山先生娘奉獻講台桌及小厝之椅、長桌、事物桌等,黃氏桃獻小厝時鐘。於是新築小厝杉竹混造之甲棟厝,座北向南正身五間、並二小間附屬建築,東平角一小間作廁所西平面一小間座阿桃姑之炊事場外,再築東平面及北平面二面土角牆。

八、主後一九三七年(日據時代昭和十四年)就是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年陳黃滿芳自日本寄信給阿桃姑:講起『日本信徒五、六人就負擔一間教會,牧師薪金一日五、六十元,因為他等有設信徒月定獻金,而維持其教會之經常費,故希望我烏日教會也要來設信徒月定獻金來堅固教會經濟』於是阿桃姑鼓舞月定獻金,就是自此開始。

九、主後一九四0年(日據時代昭和十五年)就是民國二十九年庚辰年,阿桃姑極力提倡要請專任的傳道先生來牧會,就得著母會劉振芳牧師相幫私請一位日本安息日會出身之長老教會信徒潘西東先生(是潘明忠傳道之令弟)來會做第四任傳道,在任一年餘,因為結婚辭職去花蓮。陳生明提倡擴寬禮拜堂前面之通路得著大家贊成,就與溫才兄二人負責築造干石(無用水泥)石岸之通路。

十、主後一九四二年(日據時代昭和十七年)就是民國三十一年壬午年,母會劉振芳牧師介紹私請張清俊先生(現任台中市長邱欽洲之岳父,也就是甚姑仔的大伯)來會做第五任傳道,因其先生娘不能隨任,致任二、三個月就辭職,然後彰化教會王守勇牧師介紹彰化教會之傳道師鄭有源先生來會做第六任傳道先生,他有音樂之天才,在任數月來及一年就去志願作當時日本軍之宣舞班通譯官出海外海,終死於海外不歸台(他是彰化教會任職中興中寮人會友之女兒戀愛結婚之外教派之傳道)。

十一、主後一九四三年(日據時代昭和十八年)就是民國三十二年癸未年,母會劉振芳牧師介紹他之姊夫黃現田先生(又名黃良)來會做第七任傳道,在住約一年,辭職去他教會做工。阿桃姑奉獻住本會做工七、八年之久貢獻教會甚多,當她來會堂時教會荒廢難堪,會友只有男四、五人(林蕃薯、林九、邱泉、陳挫等四、五人)及女六、七人(牛埔仔大鼻姑仔、何秀姑仔、烏日臭耳人鳳仔、吳罔飛仔、春來仔嫂、蕃薯仔嫂、鄭月滿等六、七人)之聚會而已,受她之甘願犧牲努力為主做工經過七、八年後結果,今日也有主日學兒童男女二、三十人,有祈禱會,有家庭禮拜,如現在聚會男十五、六人,女二十餘人,教勢甚有起,尚且漸漸增加信者,正在發展當中阿桃姑為不得已事情,應中洲教會黃長老及太平境教會楊先生媽(此兩人中洲人,是她古交、知己之友)兩人之聘,往中洲教會繼續為主做工,實在真可惜之事。

十二、主後一九四四年(日據時代昭和十九年)就是民國三十三年甲申年,王守勇牧師介紹,並受母會之讚成私請吳德元牧師,以傳道師之身分來會擔當第八任傳道師,住在本會教會(吳德元牧師是母會封立牧師未幾少壯有為之牧師)吳牧師赴任當時,是大東亞戰爭之當中,未幾吳牧師之父母弟妹一家七人,其故鄉高雄旗後受空襲,疏開來烏日,本教會即以無條件將教會一部小厝(就是前阿桃姑居住之位)暫時貸借他全家居住,感謝主、讚美主  上帝實在有愛祂的奴僕,即時賜與吳牧師之父親吳萬生長老就職烏日糖廠做臨時工,又賜與他三位弟弟,吳德芳、吳德正、吳德謙等三名就職烏日紡織廠做工,再賜其妹吳錦雲小姐就職烏日庄牧場雇員,於生活得著安定。教會受日本政府之限制壓迫等及一面為空襲緣故,一般會友疏開四散,致使聚會減少,教勢衰退,也就教會經濟困難,於是民國三十四年即主後一九四五年乙酉年八月十五日本國戰敗,日本天皇以無條件降服中華民國,由此台灣光復重回祖國懷抱時,彰化王守勇牧師奉令接收彰化商業職業學校,擔任校長了後,大概於民國三十五年承蒙他的恩師該校的校長,王守勇牧師推薦為該校之老師來維持生活,因當時傳教者薪水薄弱,生活極為困難,教會經濟又不好,自此吳牧師每日由烏日教會出發去彰化商職學校上班,又星期日兼做烏日教會主理,領導會友敬拜上帝,甚然吃虧辛苦至極。於是於民國三十五年五、六月間,陳生明執事辭去台中縣政警察局警察之職位,回到故鄉作代書業時,深感教會荒廢,痛心不惜,所以奮起提倡說:台灣已經光復了,傳教工作也得著自由了,免再受異族政治之壓迫,著奮起大家起來傳福音良機勿失,因為有記載講:『未期近了』如此強調並數次促進母會計畫復興烏日教會工作,然後迄至民國三十六年,母會任職會派陳永長老向吳牧師接洽,勸他辭去商校老師之職來復職為主做工,奈因吳牧師有不得以之事情,暫時不便離開老師之職,於是民國三十七年全家搬去彰化商校宿舍居住,實在真可憐(吳牧師住三年餘)。始終無奈,陳生明、溫才等得母會之同意聘請阿桃姑仍然照前奉獻來住本會顧禮拜堂,重整旗鼓、重新鼓舞復興教會工作,未幾教勢就復原,企圖請傳道。

十三、於民國三十八年已丑年,即主後一九四九年,劉振芳牧師介紹一位日本救世軍學校畢業之青年,廖天送先生他是母會有名熱心的長執,廖春徳執事又名『耶穌德仔』之長子來會做私請第九任傳道師,與阿桃姑協力為主作工,計畫大佈道會於烏日村三民街陳內科醫院南邊空地,然後上主恩賜得著陳詩煙醫師夫婦,並文棠先生娘林賴彩娥、烏日糖廠職員林寶祥、陳然夷、賴金江等許多進教,教勢漸漸發展。於民國三十九年鼓舞會友奉獻外,向他教會募捐來修理磚造禮拜廳厝頂,並門空戶扇之油漆工程是林寶祥牧師之父親林朝清所包辦的。廖天送先生在住二年餘,因為廖先生娘死亡,重再續絃未幾受他教會之聘去溪湖大教會服務,現在已經作牧師任職於安順教會。

十四、於民國四十年辛卯年,即主後一九五一年,得劉振芳牧師介紹一位古稀老健將阮轀玉先生(又名阮烏瓊)他為其續絃之女兒教育關係,要來烏日比較交通便利,他經濟富裕,他二位兒子是醫生,長男阮德木醫師是曾任過彰化基督醫院院長,現在是在彰化開杏林外科有名醫師,又第二子阮德生在員林地方開業醫院作醫師,第三子阮德輝是長老教會有力的有為牧師,三子均是孝子,供給其父親生活費絕無欠缺,所以他甘願奉獻為烏日教會作工,不收大會所定之薪津,只收每月薪津二百五十元包括米貼一切(母會、支會各付其半),暫時以私請身份,然後即由傳道局正式派任,於是當局四月一日由大社教會轉來烏日教會赴任,未幾果然受傳道局派任為本教會第十任傳道師。阮先生果然有照他之諾言,赴任未幾就鼓勵長執、組織佈道隊,做隊旗,買大皺一面,親自率領長執及青年舉行,街頭巷尾、路邊、十字路口等極力宣傳福音招人來信耶穌,又計畫於農閒時期下村,往阿密哩、五張犁、九張犁、頭前厝、蘆竹湳、枋樹下、牛補仔、頂勝壻、下勝壻、王田火車站前、學田村等佈道,先生、長執、會友、青年男女同心協力熱心為主作工,教會漸漸增加信者,又一方面提倡長執率先垂範奉獻金錢,又帶領陳詩煙長老及陳生明往彰化向鄭振輝長老及阮德木先生募捐,得他等之歡喜奉獻合母會的補助金等,陳生明及溫才二人負責督工,先修理小厝屋頂蓋換水泥瓦,阮先生極力牧養新進來幾之陳詩煙先生娘及文堂先生娘、楊軟等數名,舉開特別家庭聚會作禮拜,兼固信仰兼教白話字,後來得著陳詩煙長老幫助教聖詩等。於是陳詩煙長老承聞阮先生透露『阮先生已經有三十年以上,若得堂會之小會推薦,總會培考委員會,就可以得著恩賜牧師之職』。所以陳詩煙長老為要使阮先生於此老年晚景來得著恩賜牧師之職,極力提倡本教會有四十一、二年之歷史,應早日獨立成為堂會,教會經濟無問題,大家加添出力就可能達到,切不可效法過去母會之消極作風,大家都欽佩極表贊成,由此漸漸計畫整頓教會準備獨立昇堂會,於是民國四十一年新築南平面及北平面(以劉得連先生隔界)兩位土角牆蓋水泥瓦,此三、四年來本教會花了建設數千元,僅僅得著母會八分之一或九分之一之補助外,都傳教者對外教會去募捐的。民國四十一年農曆九月二日陳詩煙長老患心臟病急死,蒙召榮歸天國,令全會信徒悲傷至極。

十五、民國四十二年癸己年,即主後一九五四年二月一日台中柳原小會派施圖長老蒞會,於是日上午禮拜後,在禮拜廳舉開和會議決定申請分設堂案,表決結果舉手贊成人員貳拾壹名、壹名離席,就是出席貳拾壹名中,贊成者貳拾壹名,絕對多數贊成表決,確定分設堂會:有(一)分設堂會呈請書及(二)和會記錄(三)推薦書可稽。於當年二月二十四日蒙台中、中會核准升格為烏日堂會,是本堂會舉開歷史性的第一次小會,佔歷史的新紀錄之一頁,小會議長劉振芳牧師、傳道阮轀玉先生、長老吳萬生、溫財、陳生明(兼書記)等。阮先生實在堪稱老而益壯,自來會了後,設定禮拜三祈禱會、禮拜五家庭禮拜及特別聚會或開查經會,鼓勵青年團契服務教會,設聖歌隊、家庭訪問、個人佈道,街頭巷尾及路邊十字路口等之佈道,農閒時期下村佈道傳福音,招人來信耶穌,興起主日學,鼓勵獻金等,歷代之傳道者所不能追隨之努力,貢獻於教會功績非常大。

十六、民國四十二年癸已年,即主後一九五四年阿桃姑住烏日教會為主作工中,身患膀胱結石症,入彰化醫館開刀手術後,因老衰藥石無效,就在醫館別世,榮歸天國,實在令烏日教會男女老幼信徒及他生前曾經作工過的各處教會信徒傷悲至極,許多人為她痛哭流淚,實在真可惜,壽享七十五歲,得著阮先生之親切照料,並彰化王光但長老夫婦之看顧甚多,又蒙他等設法在彰化禮拜堂做告別式,得著彰化教會會友、烏日教會、台中教會之友多數參加,並得其姊妹寄贈音樂隊一陣,甚有加添熱鬧,然後埋葬於彰化八卦山頂,實在可惜。回顧黃氏桃女士是一位女傳道,也是烏日教會第一粒菓子,她於生前將她丈夫所遺下一些產業出讓其他親族,講此款收入做生活費,自民國二十四年至民國三十二年約八、九年之久為烏日教會作工,及第一次自民國三十七年至民國四十二年(殉職)約五年之久,兩次奉獻作工合計十三、四年,實在真不容易之事,他所做的業績:引導真多人歸主,有益於教會及社會、國家不淺啊!偉大矣。可以說:「他一世人全獻與主,盡忠至死」,堪稱:『好、又盡忠的女婢可入  上帝所應允永生天國』,其功績永作信徒之模樣並紀念。

十七、民國四十六年丁酉年,即主後一九五七年,阮轀玉先生受傳道局之命令,派他往高雄前金教會與其子阮德輝牧師同居作工,可享其子之孝養,得著隱居固老,實在真好老運,他在住五年有餘貢獻本會不少令人欽佩。

十八、民國四十六年 得著本堂會小會議長林照牧師介紹一位是鹽水教會信徒,去讀別教派,中台聖經書院出身,曾經做過長老教會的宣道師二年餘,黃智寬先生由梅山教會來受本教會私請為第十一任傳道先生。黃先生活潑、富有音樂及美術之天才,善能指導聖歌隊,主持講壇是不錯、能幹的先生。同年得著鹽水教會胡詹女長老就是黃智寬先生之岳母奉獻本教會做開鑿水井並砂濾之建款費用,於是新築水井並砂濾又設置揚水器具外,改造花園等。

十九、民國四十七年戊戍年,即主後一九五八年,黃智寬為在本教會殉職之女傳道黃氏桃女士別世五週年追悼會舉開數念感謝禮拜式,得著黃先生善維裝飾佈置,使式場美觀又嚴肅加添會眾之好感,當天得著遠方信徒多數參加成為盛大之追悼會,大家熱誠數念她之美德。同年得著永勝鑄造機械工廠董事長贈奉乙支水泥電燈柱,陳生明長老奉獻每月電燈料又郭清泉兄弟奉獻設置一切建立路燈。

二十、民國四十八年已亥年,即主後一九五九年,得著一批捐獻為解決數年來之懸案土地糾紛,任職會議決委林瑞琮長老負責解決,及於本教會南平面透至教會前面通路止之境界線上築造,石岸塗水泥漿,岸上築磚牆外又擴寬前面通並築石岸,塗水泥漿等等之大工程(林瑞琮長老、陳恩愛長老、陳金龍執事、陳重德執事等協力督工)。

二十一、同年七月下旬教會工程將要完竣之際,黃先生受大社教會之聘,辭本會傳道之職黃先生在任二年。

二十二、同年幸蒙本會小會議長李明意牧師向中會爭取得著中會派一位許宏仁先生由羅東來會做第十二任的傳道師,許先生八月九日「星期日」來會作主裡,並著『八七大水災』教會受水浸,土角牆大部分倒壞,小厝也受損壞,真悽慘之中,許先生來與會友相幫,洗掃禮拜堂,當日帶領會友做禮拜敬拜上帝,於八月十一日搬行李來赴任,但是未幾為他要去外埔鄉,台灣聖經書院讀書深造,故於每禮拜一去上學,禮拜六下午回歸教會,訪問會友外晚上要指導聖歌隊練習聖詩,工作太忙為此任職會故念優待,傳教者起見收買(許宏仁先生所有腳踏車為需要學資金緣故所要出賣的)腳踏車壹架八百元整仍給予許先生使用。許先生是獨身,未經結婚無先生娘可以幫助他,炊飯、洗衣等,又為要專心攻書之故無法自炊,在教會期間三餐都是去飲食店買飯,早餐只以豆乳充飢等,黃滿芳執事聞悉,就同情之,又恩愛長老、陳生明長老相量設法,起初是貼陳重德執事家伙食,未及兩禮拜因執事娘恐怕不週之慮,然後陳生明長老娘請許先生來家吃飯一月有餘,恩愛長老與彩娥長老兩人請許先生去她們家吃飯,後來變成各長執輪流負擔他之三餐。

二十三、民國四十九年庚子年,即主後一九六0年五月中,許先生謂要出國赴日深造提早辭職,再任只有十個月。

back回上一頁